为了做好超强台风“山竹”16日夜间在粤西和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登陆,16到18日连州市雷阵雨转中雨,局部大雨,阵风7—8级。根据省、清远、连州市的关于防御台风“山竹”会商视频会议的要求和工作布置,我镇按照防大灾、抢大险来做好防御工作,确保九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九陂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各服务站、各部门照之执行。
一、概况
全村面积160.00km2,共13个服务站有154个村共 9036 户 32822人。纳入本预案防控的有13个服务站有154个村共 9036 户 32822人。重点河流有连江河龙潭段10.2公里和九陂河26.5公里;上塘水库有4座山塘1座,即小一型的冷水洞水库1座,小二型的老虎冲、大冲、矮泥坑水库3座;有佰公坑山塘1座。
二、主要易灾易涝点分布
1、连江河龙潭段低洼地带易受涝的有龙一、龙二、对面江、龙学4个村和龙潭度假区。九陂河的新圩元江4个村,高相仙人塘4个村,联一车田、杨屋2个村,四联粪基窝等10个村。
2、山塘水库下游有爱民、新圩、高相、白石、新民、南石塘服务站25个村。
3、13个村的旧危房,孤寡老人和。
4、沿河农业生产作物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1、镇指挥部
总指挥:唐齐强 (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 熊如米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总指挥 : 邓记东 (镇党委副书记)
副总指挥: 陈少建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成 员: 何秀珍 (镇人大主席)
邱伟峰 (镇党委副书记)
黄成志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黄晓仁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欧阳剑斌 (镇党委委员)
陈志辉 (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潘康喜 (副镇长)
曾长才 (副镇长)
骆远辉 (副镇长)
许先华 (农办主任、三防办主任)
临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三防办,由陈少建任主任,许先华副主任,负责全镇防御22号台风“山竹”具体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
联系电话:0763——6580121。
2、村级机构
组 长:各服务站书记、站长
成 员:服务站工作人员、计生专干、各村书记、主任
负责各本辖区22号台风“山竹”防控、值班、巡查和抢险工作。
二)、人员职责
当22号台风“山竹”15—18日登陆到手尾期间,预计有暴雨洪水、大风或发生灾情险情时,以上指挥部和各工作组有关人员应立即上岗到位,镇挂钩领导、镇驻村领导、干部负责各服务站、、个服务站对包干负责村、村干部对个村的各户联络与协调工作,镇指挥部负责和组织全镇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各组长、村支部书记、主任负责指挥本辖区的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副总指挥、成员、村干部协助配合总指挥和组长工作。
四、抢险救灾组织
1、值班带班
防御期(9月15日至9月18日),镇指挥部值班室电话:0763——6580121。各服务站值班室值守联系电话:见附表。在接到镇政府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以上降水)后,服务站、村领导应24小时带班,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临时简易监测、巡查。
2、信息发布
根据紧急程度,按照职责分工,应急小组成员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村村响广播、手摇警报器、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等预警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发现灾情苗头或出现灾情险情时要及时上报镇三防指挥部,镇及时向市三防指挥部汇报。
3、应急巡查
期间,主要水利工程、重点部位责任人要上岗到位,加强巡查,出现暴雨以上降水,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不间断进行全面巡查。
4、抢险救灾
接到巡查人员、村民发现灾情苗头或接到险情报告后,工作小组人员和村两委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受威胁人员,镇挂钩领导、镇驻村领导、干部或服务站书记、主任应及时向镇三防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当接到自动监测预警信息或通过简易雨量计监测到本村辖内或上游邻近村出现局部强降雨12小时降水量达90mm时(即达到临界预警指标),应立即启动2级村级预警,并通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小组成员全部待命,做好群众撤离的各项准备;如出现局部强降雨12小时降水量达到 120 mm时,即达到1级预警临界指标,则应组织群众立即转移。撤离过程中,对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在确保群众安全的前提下,由工作小组实施强制撤离。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按以下责任分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1)水利工程组
组长:陈少建,成员:许先华、潘希龙、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水利工程的抢险救灾工作。
(2)低洼地带组
组长:陈少建,成员:许先华、潘希龙、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低洼地带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灾后灾情统计工作。
(3)危旧房组
组长:骆远辉,成员:雷建勤、沈民强、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危旧房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4)地质灾害组
组长:骆远辉,成员:雷建勤、沈民强、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易受地质灾害危险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5)灾害抢救组
组长:曾长才,成员:成盛学、刘定红、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灾后救灾和群众的转移安置和救助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欧阳剑斌,成员:邵智悦、李建辉、各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宣传报道、后勤、和车辆保障工作。
5、治安维持
负责人:邱伟峰,副组长:陈志辉,成员:邵国明、黄杰文,各 服务站干部
主要负责本村治安巡查、维持工作以及转移群众的财产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派出所。
6、灾后自救
镇驻村领导和干部、服务站、村两委组织村民开展恢复生活、生产、安置、卫生防疫、水毁抢修等灾后自救工作,并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资。
7、灾情上报
镇三防办、服务站、村两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受灾情况和抢险救灾典型事迹,并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
五、避灾安置点分布
各主要易灾点群众按照已经安排好的转移路线安全转移到避灾安置点,
六、救灾复产:由各服务站和驻村团队自行组织各村进行救灾复产工作。
七、督查问责:要求各服务站和驻村团队按照省、清远、连州市的关于防御台风“山竹”会商视频会议的要求和工作布置,按照防大灾、抢大险来做好防御工作,确保九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防御台风“山竹”工作组织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启动问责机制。
八、总结:做好防御、防控和灾后救灾工作总结。
连州市九陂镇人民政府
2018年9月15日
附件(一)
九陂镇防御11号台风“山竹”工作干部
联系包村责任分解表
队 别 |
镇政府干部 |
包村情况 |
服务站干部 |
|||
姓 名 |
类 别 |
服务站 |
村委会 |
姓 名 |
类 别 |
|
深冲团队 |
黄晓仁 |
驻村领导 |
深冲片区 |
负责深冲6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傅林亮 |
服务站站长 |
欧音 |
驻村干部 |
迳仔、松树垠、崩佛 |
傅继省、许明月、曾桂珍 |
服务站干部 |
||
唐狂风 |
上深冲、枫树脚、下深冲 |
|||||
龙潭团队 |
陈少建 |
驻村领导 |
龙潭片区 |
负责龙潭11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朱君志 |
服务站站长 |
李丽群 |
驻村干部 |
竹子坪、红田、迳头寨、黄家廖 |
曾广全、陈瑞芬、陶记乐 |
服务站干部 |
||
许先华 |
对面江、龙学、龙一、龙二 |
|||||
温志华 |
坪一、坪二、三松 |
|||||
联一团队 |
何秀珍 |
驻村领导 |
联一片区 |
负责联一9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曹叶双 |
服务站站长 |
唐玉华 |
驻村干部 |
清水塘、沙坪 |
邱瑞拉、王卫强、邓永体、廖海良、戴海玲 |
服务站干部 |
||
胡耀斌 |
营盘、朝阳 |
|||||
廖嘉慧 |
田心、车田、杨屋 |
|||||
林雪英 |
大灌塘、曾文屋 |
|||||
双塘团队 |
陈志辉 |
驻村领导 |
双塘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双塘9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杨朝仁 |
服务站站长 |
欧阳韵 |
驻村干部 |
饭甑、下杨、网山、石龙 |
肖建村、叶志华、王木妹 |
|
||
林嘉豪 |
烟厂、老厂、大窝、中心、陈屋 |
|||||
四联团队 |
骆远辉 |
驻村领导 |
四联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四联18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曾记红 |
服务站站长 |
雷建勤 |
驻村干部 |
陈屋、江下圳、何屋 |
李友谊、刘良芝、张永胜、曾新强 |
服务站干部 |
||
沈民强 |
飞鹅岭、粪箕窝、肥田洞 |
|||||
邓家营 |
墩子、魏屋、王屋、深洞 |
|||||
叶汉明 |
欧屋、张屋、邓屋五 |
|||||
张润连 |
邹屋、蓝屋、大氹 |
|||||
南石塘团队 |
陈少建 |
驻村领导 |
南石塘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南石塘12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沈瑞方 |
服务站站长 |
潘希龙 |
驻村干部 |
大坪口、半岭、大屋、鹧鸪坪 |
沈健体、关运绸、黎志群、黄秋林 |
服务站干部 |
||
钟志 |
下寨、南庄、老虎冲、上寨 |
|||||
苏万般 |
塘背、莲花岗、大坪肚、金鸡 |
|||||
新墟团队 |
邱伟峰 |
驻村领导 |
新墟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新墟14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黎志碧 |
服务站站长 |
陈海玲 |
驻村干部 |
石寨、白云山、上石寨 |
张燕霞、杨志初、吴福平、邱冬凯、潘歧法 |
服务站干部 |
||
黄国清 |
黄牛带、元江、万力夫 |
|||||
周文舜 |
下庄、马头山、李屋场 |
|||||
黄火盛 |
老鸦山、鸡栖冲 |
|||||
卢钦华 |
新寨、新建、老寨 |
|||||
新民团队 |
潘康喜 |
驻村领导 |
新民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新民9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陈雪峰 |
服务站站长 |
雷彦鸣 |
驻村干部 |
田嶝、三和三、三和四 |
李国光、杨天迎、张彩霞 |
服务站干部 |
||
成忠雄 |
大山地、深井六、蝴蝶坪 |
|||||
徐小锋 |
饶屋、深井七、深井八 |
|||||
龙岗团队 |
潘康喜 |
驻村领导 |
龙岗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龙岗8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罗林华 |
服务站站长 |
胡蓉 |
驻村干部 |
凤塘、龙岗、白三 |
张天作、钟文海、曾慧娟、伍丽华 |
服务站干部 |
||
吴远辉 |
白一、白二 |
|||||
廖俊杰 |
水竹坳、上梯、白四 |
|||||
高相团队 |
曾长才 |
驻村领导 |
高相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高相15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沈家卫 |
服务站站长 |
李寿荣 |
驻村干部 |
佛子岭、黄泥塘、火烧庙 |
马秀珍、刘金祥、刘春英、肖青嫦、沈家江 |
服务站干部 |
||
骆瑞云 |
相大、仙人塘 |
|||||
周建珍 |
大坌、坑肚、九牛石 |
|||||
成盛学 |
亚叉迳、坑口 |
|||||
刘定红 |
永安、新塘基 |
|||||
刘春花 |
樟木墩、高洞、朱沈屋 |
|||||
岩头团队 |
欧阳剑斌 |
驻村领导 |
岩头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岩头6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邹洪平 |
服务站站长 |
黄文 |
驻村干部 |
小伞、老寨 |
钱英亮、王元芳、李钦莲 |
服务站干部 |
||
周洁 |
钱屋、邹屋 |
|||||
梁海珍 |
中岩、茶山塘 |
|||||
白石村团队 |
邓记东 |
驻村领导 |
白石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白石20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陈华维 |
服务站站长 |
邵智悦 |
驻村干部 |
风冲口、胡屋、桐油坪 |
李喜超、赵雪梅、罗国其、胡彬琳、杨德光 |
服务站干部 |
||
罗丽娟 |
上坪、下坪、石街头 |
|||||
石剑鸿 |
新楼、磨刀冲、三联 |
|||||
邱春花 |
青树岭、甫岭、大风冲、李屋、塘肚 |
|||||
莫珊 |
谢屋、老寨、东升 |
|||||
邵国明 |
亚流冲、倒流水、谷禾塘 |
|||||
爱民团队 |
黄成志 |
驻村领导 |
爱民片区公共服务站 |
负责爱民17个村防御11号台风“山竹”联系包村工作 |
李楚新 |
服务站站长 |
廖智慧 |
驻村干部 |
杜屋、韩屋、营信、干路、塘尾 |
赵锦利、吴晓龙、高桂芳、李珍球、陈新泉 |
服务站干部 |
||
张俊 |
驻村干部 |
连塘、扒船塘、秧地墩、岭脚 |
||||
吴雯敏 |
驻村干部 |
新村、岗上、百两洞、老寨 |
附件(二)
物资管理员:潘希龙,电话:13553963618
物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存放地点 |
备 注 |
救生衣 |
件 |
20 |
镇仓库 |
|
编织袋 |
条 |
1000 |
镇仓库 |
|
手电筒 |
把 |
20 |
镇仓库 |
|
锄头 |
把 |
100 |
镇仓库 |
|
铁锹 |
把 |
20 |
镇仓库 |
|
土箕 |
担 |
30 |
镇仓库 |
|
雨鞋 |
双 |
20 |
镇仓库 |
|
雨衣 |
件 |
20 |
镇仓库 |
|
手摇警报器 |
套 |
0 |
镇仓库 |
|
铜锣 |
套 |
5 |
镇仓库 |
|
警戒线 |
条 |
100 |
镇仓库 |
|
砂石料 |
立方米 |
200 |
镇仓库 |
|
安全带 |
条 |
20 |
镇仓库 |
|
各村物资(每个服务站)
物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存放地点 |
备 注 |
救生衣 |
件 |
0 |
镇仓库 |
|
编织袋 |
条 |
100 |
镇仓库 |
|
手电筒 |
把 |
10 |
镇仓库 |
|
锄头 |
把 |
10 |
镇仓库 |
|
铁锹 |
把 |
10 |
镇仓库 |
|
土箕 |
担 |
10 |
镇仓库 |
|
雨鞋 |
双 |
6 |
镇仓库 |
|
雨衣 |
件 |
6 |
镇仓库 |
|
手摇警报器 |
套 |
12 |
镇仓库 |
|
铜锣 |
套 |
154 |
镇仓库 |
|
警戒线 |
条 |
130 |
镇仓库 |
|
砂石料 |
立方米 |
0 |
镇仓库 |
|
安全带 |
条 |
130 |
镇仓库 |
|